• WAP手机版
振兴

传统中药材有了种植新模式——在安国市北段村乡中照村

时间:2023-01-27 15:20:37   作者:www.nnnw.org   来源:河北新闻网   阅读:2184  
内容摘要:传统中药材有了种植新模式——在安国市北段村乡中照村“二凯,你们家什么时候开始绞荆芥,我过来给你家绞。”1月26日,大年初五,春节的气氛还未散去,在记者的家乡安国市北段村乡中照村,已经有人在问中药材种植大户二凯能不能开工干活儿了。二凯是村民王占发的小名。早就听说这几年村里一些年轻人开始在外包地种植中药材,二凯就是其中的佼...

传统中药材有了种植新模式

——在安国市北段村乡中照村

“二凯,你们家什么时候开始绞荆芥,我过来给你家绞。”1月26日,大年初五,春节的气氛还未散去,在记者的家乡安国市北段村乡中照村,已经有人在问中药材种植大户二凯能不能开工干活儿了。

二凯是村民王占发的小名。早就听说这几年村里一些年轻人开始在外包地种植中药材,二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,种了几百亩荆芥。

荆芥是在家乡广泛种植的一种中药材,为什么村民们舍近求远去外地种植?相较于小麦、玉米等粮食作物,荆芥的耕作、后期管理和加工更加繁琐,一般一家种几亩已经忙得不可开交,几百亩怎样管理?带着一连串疑问,记者决定去二凯家看一看。

来到村东头二凯家放置荆芥的场院里,只见二凯正在整理场院,为气温回升后开工做准备。场院旁的库房里放置着已经切好段儿的荆芥、绞好的荆芥穗和打包好的干燥荆芥全草,等待节后出售。空地上整齐地码放着还没来得及加工的荆芥,等待被加工成各种规格的半成品。

二凯告诉记者,到外地包地种植荆芥,其实是为了合理轮作倒茬。通过合理轮作,能充分利用土壤里的营养元素,提高肥效,还能减少病虫害等不利影响,保证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。

2022年,二凯家在望都县种了400亩荆芥,今年打算再寻找合适的地块种上400亩到600亩。在他的带动下,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外包地种植中药材,少则几十亩,多则几百亩。

“我们从父辈手中接过了传统中药材种植产业,但和父辈的种植模式又不同。种植上,我们不再局限于自家的一亩三分地;管理上,除去除草、绞穗外,从种植、收割到初加工,基本实现了机械化。”二凯带记者见识了他家管理400亩荆芥的利器:收割机、自动打包机、传送带、叉车、铡刀等近十种设备摆放在场院边上。“荆芥生长期间,我们还用上了无人机喷药,高效又便捷。”二凯自豪地说。

因为种植规模大、药材品质好,二凯在安国市也小有名气,经常给种植新人做技术指导。安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树强告诉记者,像二凯这样的种植大户,在中药材种植中创造了“安国飞地”的新模式。

李树强介绍,作为“千年药都”,安国八万农户家家种中药材,但也意味着种植模式是小范围、小规模的,已经不适应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,需要向专业化种植或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种植转变。在“安国飞地”种植模式带动下,荆芥种植开始向望都等地转移,白术种植向定州、博野转移,半夏种植则主要转移到深泽和无极,带动了周边县市甚至北方各省的中药材种植,促进了种植地和安国本地农民增收,扩大了“千年药都”影响力。

“药香不怕巷子深。”二凯告诉记者,现在村里已经形成荆芥销售的规模化市场,本地和安徽省亳州市等外地的经销商经常向村里要货,丝毫不用发愁销路。

2022年,二凯有个遗憾。因为忙碌,一直没顾上去办理农民合作社的手续。春节过后,他想找机会再向李树强咨询成立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的事儿,让自己的中药材种植更加规范化、标准化,让村里的药香更浓郁。(河北日报记者宋平)

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。

标签:模式  传统  有了  种植  药材  

聚焦城乡发展  助力乡村振兴

《城乡新时空》- 城乡头条官方网站  www.nnnw.org
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冀)字第00232号

国家工信部备案号:冀ICP备15009779号-2

河北省经促会城乡发展工作委员会